产商网-产业地产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产业资讯 > 曝光 > 315 曝光的“偷隐私”软件是什么原理?怎么破解反杀?

315 曝光的“偷隐私”软件是什么原理?怎么破解反杀?

来源: 程序员        2025-03-17 15:48

核心提示:少在网上留真实信息,密码别偷懒重复用,装 App 时权限给得越少越好,旧手机当废铁卖之前多拍点废照片。真中招了也别慌,先改密码再举报。这些建议,大家转发分享给非技术的亲朋好友吧,救一个是一个。

  今年曝光了一种“大数据获客软件”,这篇文章就来聊聊它吧,最后再聊聊应对措施。

  通过这种软件,商家可以精准获取海量目标人群的消费习惯、手机号码等信息。

  图片

  这些软件,都是通过多维度技术手段非法窃取用户隐私。

  具体方式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爬虫技术与公开信息抓取

  1、短视频平台评论扫描

  软件(如云企智能的“云客引流”、绿信的“点点蚁”)会将商家设定的关键词设为标签,自动扫描短视频平台评论区。一旦发现相关评论,便强行抓取用户电话、微信账号等信息。

  报道中有个例子:用户在装修类视频下留言咨询,软件会立即抓取该用户联系方式并标记为“装修需求客户”。

  2、直播间数据窃取与截流

  通过监控同行直播间,抓取用户互动行为(如打赏、购买记录、发言内容),分析消费能力和兴趣,进而向目标用户推送广告或引流至竞争对手的直播间。

  3、社交媒体信息整合

  从微博、贴吧等平台抓取用户发帖内容、昵称、互动记录,构建包含职业、消费习惯等 3800 项标签的画像,例如“母婴群体”、“数码爱好者”。

  二、隐秘数据匹配技术

  1、社工库关联

  利用历史泄露的数据库(如用户名、邮箱),与公开抓取的信息交叉匹配。例如:用户在短视频平台与某论坛使用相同用户名,即可通过社工库获取其手机号。

  PS:程序员群体的社工库,都还记得吧。

  2、WiFi 探针与位置追踪

  商场等场所的 WiFi 探针可捕获设备 MAC 地址,若用户曾用手机号连接过同一供应商的 WiFi,系统会将 MAC 地址与手机号绑定,实现跨区域追踪。

  3、快递与支付数据利用

  非法获取快递订单中的地址、电话,或分析银行卡交易记录(如教育机构缴费记录),进一步关联用户身份。

  三、运营商与通信数据窃取

  1、三网通信大数据

  启科科技等公司通过运营商后台实时数据,抓取用户浏览记录(如房产网站访问频率)、通话行为等,标记为“购房意向客户”等类别,每日处理数据量达 100 亿条。

  2、公众号与微信群渗透

  企腾网络的“火眼云”软件可窃取企业公众号关注者或微信群成员信息,甚至用户点击、转发文章的行为也会触发手机号抓取。

  四、数据整合与标签化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这些从事“获客”生意的商家不仅能通过技术手段,从各大互联网平台、手机客户端上悄悄地偷取用户手机号码,还将用户打上各种标签,把每个人的工作、生活、交通、学习、购物、上网等习惯进行数字化标注。

  随着标签不断增加,每个人的画像也更加具体,公司将这些精准的个人信息数据在市场上销售,从而牟取利益。

  最后这些信息会被打包成3800 种标签,比如“30 岁,月花 5000,爱医美”,卖给商家当“精准客户”。

  整个过程就像小偷把你家翻个底朝天,还把你生活习惯写成小广告到处卖。

  图片

  应对建议

  拆解了上面的下三滥路数,我们就知道大概从哪里预防了。

  虽然有点感觉是在尽人事了,可以从下面这下方面着手:   

  一、管住手,别乱填

  1、少晒细节

  不要在网上公开发身份证、地址、手机号等隐私信息,快递地址别写具体门牌号(比如写“XX小区快递柜”)。

  2、对付陌生要求

  遇到要填手机号、身份证的弹窗,先想想这功能是不是真的需要。比如一个计算器 App 要你通讯录权限,直接拒绝。

  二、手机号和密码都要分层级管理

  1、多个手机号

  至少两个手机号,一主一副(或虚拟小号)。

  主号用于重要账号,比如:银行和支付平台等。副号用于次一级的平台。

  主号被泄露了怎么办?换一个新的图片

  2、密码也分层管理,别用“万能密码”

  微信、支付宝、银行卡密码千万别重复。设置高强度的密码,嫌麻烦记不住可以用“一句话密码”,比如“Wo3YueFenHaiKuan5000”(我 3 月份还款 5000),小程程我这是举例子,就别直接抄啊。

  3、重要账户加把锁

  在银行、支付平台、邮箱等重要账户都打开“人脸+短信”双重验证,别人就算拿到你密码也登录不了。

  三、手机权限要抠门

  1、安装 App 时警惕

  下载安装新软件时,定位、通讯录、麦克风权限能不勾就不勾。比如:美颜相机要定位权限?直接关掉。

  2、定期查“权限清单”

  每个月去手机设置里看看哪些 App 在偷偷用你的位置或摄像头,长期不用的直接卸了。

  四、上网多留个心眼

  1、公共 Wi-Fi 别转账

  蹭商场、奶茶店等公共场所免费 Wi-Fi 时,别用来登录银行账户,一定不要这样。真要付款也是要直接切换数据用流量。

  2、奇怪的链接别乱点

  收到“中奖了”“快递丢了”短信里的链接,哪怕显示是熟人发来的,也先打电话确认(有人用 AI 伪造熟人来骗钱,也要提高警惕)。

  五、定期清理痕迹

  1、删掉“僵尸账户”

  三年前注册的不知名购物 App、早就倒闭的 P2P 平台账号,全部注销掉,减少被黑产盯上的机会。

  2、手机别直接扔

  旧手机恢复出厂设置后,再存满无关文件(比如拍 100 张白墙照片覆盖),防止数据被恢复。

  六、被泄露了怎么办?

  1、马上改密码+挂失

  发现信息泄露,先把相关账户密码全改了,涉及银行卡的立刻打银行客服冻结。

  2、举报渠道要会用

  微信搜“App 个人信息举报”公众号,或者上国家网信办官网(www.pipchina.cn)提交证据,比发朋友圈骂街管用。

  图片

  最后

  少在网上留真实信息,密码别偷懒重复用,装 App 时权限给得越少越好,旧手机当废铁卖之前多拍点废照片。真中招了也别慌,先改密码再举报。

  这些建议,大家转发分享给非技术的亲朋好友吧,救一个是一个。

  • 31

    赞一个

  • 29

    踩一下

文章关键词: 315 隐私

本文转载来自:程序员,不代表产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产商网,电话:4008-338-308;邮箱:dichan001@qq.com

推荐项目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