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商网-产业地产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产业资讯 > 行业 > 金茂、保利发展、招商蛇口三大央企集体换帅,新一代少壮派正式登台

金茂、保利发展、招商蛇口三大央企集体换帅,新一代少壮派正式登台

来源: 地产大爆炸        2025-03-17 15:39

核心提示:面对融资收紧、政策调整、市场收缩、科技创新,他们的战略适应力,真的能支撑起央企的未来吗?更大的考验或许还在后面。他们究竟是“顺势而起”,还是“临危受命”?是“承前启后”,还是“背锅侠”?

  两会刚闭幕,央企的人事变动大幕就随之拉开。

  这次,轮到了地产央企。

  3月11日,中国金茂宣布,张增根因退休辞任公司主席,由1975年出生的陶天海接任。

  就在同一天,招商积余公告,陈海照因工作调动辞去总经理职务,1977年出生的陈智恒接棒。

  3月14日,保利发展再度官宣,1979年出生的潘志华,正式被聘为总经理。

  一周之内,三家头部地产央企换帅,新一代少壮派正式登上舞台。

  这是一次偶然的巧合,还是央企人事更迭的一次集体信号?

  或许答案隐藏在这些人的履历里。

  先说,中国金茂新任董事长陶天海。

  图片

  1975年出生,2000年取得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学位后直接加入中国金茂,历任战略运营部总经理、成本合约部总经理及总裁助理等。

  2011年,陶天海受命开拓华东市场,并使后者成为金茂内部销售规模最大的区域,一跃成为金茂内部最具实力的“封疆大吏”。

  2017年1月陶天海出任公司副总裁,仅仅个月后又升任高级副总裁。

  2023年4月,李从瑞升任集团董事长,而同为金茂内部少壮派的陶天海升任集团总裁。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刚刚上任仅33天的李从瑞就突然“辞职”,年近退休的中化老人张增根临危受命出任了中国金茂董事长。

  很显然,张增根当董事长就是个特殊时期的过渡角色。果不其然,如今张增根年龄一到,占尽天地人和的陶天海就顺势官升一级成为了中国金茂董事长。

  说完75年的陶天海,再来看看保利发展总经理潘志华的履历。

  图片

  1979年出生,管理学博士,高级经济师。2001年参加工作,按年龄推测应该也是大学毕业即入职保利发展。

  资料显示,潘志华历任河北保利总经理,山西保利总经理,国铁保利设计院副董事长,保利发展战略投资管理中心总经理,保利发展助理总经理。

  2019年4月开始担任保利发展副总经理,由此,潘志华成为保利发展内部最为年轻的地产少壮派。

  此前,在去年年末原保利发展总经理周东利辞职时外界就有猜测潘志华大概率接任。如今算是石头落地,正式官宣了。

  最后,谈谈招商积余总经理陈智恒。

  图片

  同样是1979年出生,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专业本科,结构设计工程师。

  曾任招商局地产佛山公司总经理助理,招商局蛇口佛山公司副总经理、广州公司副总经理兼湛江公司总经理、长沙公司总经理、运营管理部总经理、招商蛇口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2023年8月,招商积余出现频繁的人事变动导致董事会职位空缺,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一直在招商蛇口任职的陈智恒竟被增补到了招商积余董事会,正式从地产跨界到物管。

  没成想,刚刚跨界物管仅一年多,地产少壮派的陈智恒就成为了招商积余总经理。

  看完他们的履历,是不是感觉都很相似?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许多共同的特征。

  首先,75后渐成央企老总们的主力军。

  透过年龄,我们不难看出,他们都属于75后,在央企这座大山里,少壮派们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或许,他们都该感谢国资委干部年轻化的要求,才有了在论资排辈的央企队伍里火箭般蹿升的机会。

  或许,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75后成为央企的实际掌舵人,也会有越来越多的80后,甚至90后打破常规的进入央企高管序列。

  其次,他们都是央企内部培养起来的校招生。

  过去,央企地产公司的人事变动,常常伴随着“空降”与派系之争。但这一次,新接班人无一例外,全部是从公司内部成长起来的“自己人”。

  或许,也正是因为国资委干部年轻化要求,导致以往央企老总“空降”的传统被打破了。

  无论是陶天海、还是陈智恒、潘志华,他们都是大学科班出身,大学毕业即以校招生身份入职央企,并在央企内部成长起来的少壮派。

  以时间段看,他们大都2000年前后踏入房地产行业,完整经历了房地产行业崛起的整个过程,几乎是伴随着公司发展壮大而成长起来。

  在此期间,他们抓住公司扩张的机遇一步步从校招生跨越成为坐稳地方的“封疆大吏”,并靠着地方上的突出业绩最终成为央企老总。

  典型如陈智恒,在负责长沙公司期间,将招商蛇口从当地排名20名开外一路逆袭成为2023年长沙房企销冠。

  再比如陶天海,则是将金茂一个区域从0做成了全集团第一,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此外,他们尽管都是地产出身,但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普遍展现出了超越常人的战略适应能力。

  相较于他们的前任,年轻的他们可以快速适应时代与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更适合成为央企转型升级的操盘者。

  2021年,保利发展董事长宋广菊退休,刘平接任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内部改革,保利发展旗下商业、酒店、旅游产业三个业务板块被整合到了一个新平台——保利商旅,专注于经营性资产的运营管理服务,而接下这个重担的就是潘志华。

  从地产跨界到物管的陈智恒同样如此,在招商蛇口内部,陈智恒是拥抱变化并推进数字化升级的主导者之一。

  而陈智恒跨界到招商局旗下的物管平台,或许也是因为上级看重了陈智恒的战略适应能力,推动招商积余的转型升级。

  最后,炸天团想说的是,过去,央企的高管多靠“空降”,如今,年轻少壮派的崛起,意味着内部培养体系的胜利。

  毕竟,这些人从校招生起步,踩着地产行业腾飞的节奏,一路晋升至今,既是公司的亲历者,也是最熟悉游戏规则的操盘手。

  但问题在于,这批年轻高管能否在这个“地产后周期”时代带领央企走出困境?

  他们熟悉旧秩序,却需要在新时代建立新秩序。

  面对融资收紧、政策调整、市场收缩、科技创新,他们的战略适应力,真的能支撑起央企的未来吗?

  更大的考验或许还在后面。

  他们究竟是“顺势而起”,还是“临危受命”?是“承前启后”,还是“背锅侠”?

  接下来的几年,才是他们真正的试炼场。

  在这里,炸天团先祝福他们,期待他们的表现!

  • 27

    赞一个

  • 29

    踩一下

文章关键词: 金茂 保利发展 招商蛇口

本文转载来自:地产大爆炸,不代表产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产商网,电话:4008-338-308;邮箱:dichan001@qq.com

推荐项目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