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广州二次创业开新局,广州正加速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5 现代化产业体系
广州一直在进取。7月23日,中共广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召开,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高追求,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新征程广州现代化建设的思路举措。
会议召开前后,南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10余名研究员兵分多路,深入基层一线,与多位市民、企业家、专家学者座谈调研,从城市战略更新、改革开放提升、传统商贸破题、现代产业突围、科技自立自强、区域协调发展等维度切题,探讨广州二次创业开新局的思路和举措。
点火、发射。2023年6月7日12时10分,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升空,将搭载的26颗试验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刷新我国一箭多星最高纪录。这支火箭产自广州南沙。随着“火箭工厂”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落成投产,广州南沙有望成为千亿级规模的宇航动力研发、卫星研发、火箭卫星测控等上下游关联产业链聚集地。
不仅如此,从重器挪移到毫芒铣刻,从广袤星辰到壮阔大海,智能制造、交通枢纽、现代金融等产业特色不断涌现,广州正加速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近日,中国共产党广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并强调,要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
产业是城市发展之基,实体经济是城市立身之本。广州正全力以赴推动“二次创业”再出发,底气与信心何在?蓝图已绘、逐梦前行,阅尽千帆再起航的千年商都,如何以产业为切入口激活新动力、再造新优势?
产业基础扎实,多项指标居全国前列
回顾今年年初,广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列为十项重要任务之首。有力的“开场白”,宣告了广州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产业强动能的决心,蕴藏着广州明晰家底、明确优势的坚实底气。
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以实体经济为支撑,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制造业正是广州产业底蕴和发展根基。广州是华南地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城市,制造业产品体系较完备,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5个。
布局全面的同时,广州制造业亮点优势突出,已形成汽车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2022年,广州汽车产量连续四年全国第一,超高清显示面板产能全国第一,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器械等领域也处于全国领先位置。
制造业的完善布局催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壮大。以物流业为例,广州区位交通条件优越,海港和空港枢纽优势明显。广州港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枢纽港,也是世界海上交通史上唯一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2022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6.5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486万标箱,分别位居全球第5、6位。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国内三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2022年货邮吞吐量高达188.45万吨,连续三年稳居国内机场第二名。
广州港南沙港区。 南都记者 刘威 摄
这为邮政快递业的迅猛发展打下坚实支撑。2022年,广州市年人均快递寄件量超500件,承载着近2万亿元商品货值的流通。快递业务量连续两年突破百亿件,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已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广州成为全国快递业务体量最大、综合转运能力最强、市场主体最多、网络体系最全、产业关联度最紧密和科技应用最前沿的“快递大市”。
此外,广州还是全国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双双突破万亿元大关,是国内迈入“双万亿元”的第三城。
多项亮眼指标组成广州服务业的积极发展态势。近年来,广州服务业比重持续提升,2022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10:27.43:71.47,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这就不难理解,广州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底气何在:在于基础扎实,在于积累丰厚。
找准主要抓手,现代化产业体系“立柱架梁”
实际上,广州并非今年着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先进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柱。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全面实施先进制造业强市战略。从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2017年提出“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到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广州连续多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相关任务要求。另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以来,广州几乎每隔一年就出台一个推动制造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且大部分政策明确聚焦“先进制造业”。
从数据可看出广州努力的成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从2020年的15.5%和59.7%,逐步提升至2022年的19.5%和61.6%。
全面且重点突出,同样是广州面向未来布局先进制造业的思路。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优势,2017年,广州正式提出“IAB”计划,即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若干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以科技产业创新和供给侧改革推动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的集聚。随后,广州又提出“NEM”(新材料、新能源),推动产业迈向高端高质高新。
如今,广州现代化产业体系已“立柱架梁”:形成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绿色石化和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现代都市消费工业等6个产值超千亿元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全球“智车之城”“新型显示之都”“生物医药新高”建设蓄势聚力。
广汽埃安生产线。南都记者 梁炜培 摄
据广州市统计局披露数据,2022年,广州“3+5”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8879亿元,占GDP的比重提升至30.8%。其中,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发挥引领作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合计实现增加值增长5.4%,潜力逐渐显现。
把准了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主要抓手,且发展成果显著,为广州积极面向未来提供源源不断的信心。根据《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35%。
“链式”纵深布局,激活聚变效应
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是产业门类“拼盘”,而是一个内部存在有机联系、功能互补的复杂生态体系。这意味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还需要以“链式思维”纵深布局,有效激活产业聚变效应。这是广州目前的短板领域。
广州正着力补齐短板,2022年7月6日印发的《广州市支持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稳链补链强链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是有力印证。汽车制造是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不过,从产业链布局来看,汽车产业核心技术研发仍待加强,“整强零弱”格局有待破解。《若干措施》以20条具体措施,覆盖汽车产业链安全、推动汽车产业园区建设、提升汽车产业链自主创新与核心竞争力、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等方面,特别关注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的稳链、补链、强链,支持力度空前。
以汽车制造业为起点,今年,广州在政府工作报告给自己布置了任务:着力推动“3+5+X”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链集群发展。全力打造8大万亿级产业链群、13个千亿级产业链群,以及一大批百亿级产业链群,形成“万千百”规模化产业链群梯队。
“新春第一会”后,广州便马不停蹄招商引资,一季度超额实现“每月开展国内路演、每季组织全球推介”,重大项目开工签约活动频频举行。在1月29日举行的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开工签约活动,全市共开工、签约项目460多个,总投资超6800亿元。该活动以黄埔区作为主会场,南沙区、增城区作为分会场。三个区开工的代表性项目都属于汽车产业链条上的重要环节,涉及储能电池、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等细分领域。
“把激活新动力、再造新优势作为突出主题。”7月23日,中国共产党广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坚持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并举,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进,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现代服务业强市,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牢牢筑稳做强高质量发展的底盘和支撑。
蓝图已绘就,逐梦唯笃行。阅尽千帆再起航,千年商都“实”力强劲、干劲充足。一个以高质量发展为底色的先进制造业强市、现代服务业强市呼之欲出,值得期待。
本文转载来自:南方都市报,不代表产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产商网,电话:4008-338-308;邮箱:dichan001@qq.com
2024-03-26
独栋
2024-07-12
独栋高层双拼
2024-06-24
独栋高层
2024-07-08
独栋